九眼楼为万里长城之上规模最大、规格最高的敌楼。九眼楼不仅是万里长城之上规模最大、瞭望孔最多的敌楼,而且在军事防御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。
九眼楼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四海镇东南9公里的粉蝶谷内的主峰上。据《北京市延庆县地名志》记载,“九眼楼为明嘉靖22年(公元1543年)巡抚都御史王仪建,中间有大小红门,西至岔道羊头山,东至四海冶,长160华里,设五口,红门左右修墩14座。九眼楼在该边垣最东端四海乡石窑村南5里火焰山,高7.8米,有九个瞭望孔连接三道边墙,四海若有警,南山边垣举炮火会,顷刻可以达居庸关。”九眼楼为正方形双层建筑,因每边有9个瞭望孔而得名。现存一层,高度为7.8米,每边为13米,瞭望孔高1.65米,宽0.5米,内有军士来往巡视宽1.2米的环形步道。九眼楼下部砌条石,上部用白灰砌青色城砖,构建十分坚固而壮美。楼下西侧有小平台,为军事集中的场地。平台北侧,有砖砌的台阶可达南楼。楼顶为砖砌券拱结构,楼内宽大,可住兵储器,向北开两窗,四面各有一门,门高2米,阔1.2米,出入便利。九眼楼所处的地理位置险要,是宣(宣府,今之宣化)、蓟(蓟州,今之北京)、昌(昌平)三个军事重镇的接点,是内外长城交汇处。这样重要的位置是万里长城所有敌楼无可比拟的。与此同时,令人震惊的还有九眼楼那深厚的文化积淀。明万历年间,因九眼楼名声大振,吸引了众多朝廷官员、文人墨客纷至沓来,他们登上九眼楼,即景生情,吟诗抒怀,写下了许多赞美的诗句。据说,当年登火焰山,上九眼楼,看山河美景,曾轰动一时。如今,在九眼楼下还保存着多块当年的题字碑,可惜都已不完整。
|